VPN   |   网上报告查询   |   业务系统   |   物资系统  |  
文化
首页 - [新闻消息]-[新闻资讯]-[文化] 返回上页
分享到: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几点思考—--记西北坡之行
加入时间:2016/9/18 15:13:24 访问量:1074次  来源:检验支部  作者:邱樊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检验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在支部书记杜同信主任的带领下赴革命圣地西柏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参观学习。在此期间,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的旧居,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西柏坡纪念馆以及石刻园,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了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本质是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体现。
 
    在西柏坡参观学习中,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老一辈革命家居住的房子是从老乡家征集来的,房间里的陈设只有一张书桌,几把椅子,一张床,一个房间却同时有着不同的用途;第一次全国土地会议是在晒谷场上召开的,而正是这次会议制定了新的土地政策,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有助于深入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震惊中外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仅仅是四间小平房,办公室中仅有几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中共没往前线发人发枪发粮食,只发了400封电报(其中190多封毛泽东主席发的),便指挥三大战役取得了胜利!
 
    相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把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民凝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支坚不可摧的革命队伍,他们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条件下便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加大炮。而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团结的精神、相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也正是科室乃至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只有找到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共同目标,大家树立相同的信念,才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尽管个人的力量有限,每个个体或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大家作为一个休戚相关的整体出现时,成功的概率便增大了许多。
 
    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仍不过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临床核医学中心既有第三方检验机构的灵活管理机制,同时又有着三甲医院的优势。作为中心的一员,不应满足于中心的优势,应与行业佼佼者进行比较知道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们的条件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也算不上艰苦,少点抱怨,利用已有条件争取做出最大的成绩,为中心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西柏坡精神包含着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用于创新的精神,体现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学习西柏坡精神,我们应坚持做到“两个务必”,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同时,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