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   |   网上报告查询   |   业务系统   |   物资系统  |  
实验诊断
首页 - [知识科普]-[实验诊断]- 返回上页
分享到: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加入时间:2017/5/31 8:49:34 访问量:472次  来源:admin  作者:admin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饮食、标本采集、实验方法等外,药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药物由于其药理学或毒理学的影响,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些变化并非原发病所致),从而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另一些药物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可与检验试剂起反应,从而干扰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或多种无法解释的结果。这不仅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会使医师诊断困难,贻误病情和治疗,严重者危及生命。 特别是某些药物,对临床检验干扰的时间可长达几天、几月甚至几年,如使用"碘油"作X线造影剂后,因碘的半衰期特别长,故其在体内的残留量对甲状腺功能检验产生"假阳性"的时间可长达数年。所以,了解和研究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供临床更科学、更准确地解释和判断检验结果,对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检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能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抗生素药物:青霉素类和磺胺类药物能增高血液中尿酸浓度,常误报作"痛风阳性"。磺胺类抑制肠内细菌繁殖,使尿胆素不能还原为尿胆原,使尿胆原检查出现混浊,无法得出尿胆原的正确结果。(二)镇痛消炎药物;阿斯匹林、氨基比林等有助于胆红素氧化为蓝绿色物质,故会使尿中胆红素值升高;吗啡、杜冷丁和消炎痛、布洛芬等使胆总管开口处的奥狄氏括约肌发生扩张,有利于胆总管排出胆汁,导致检验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明显升高,在用药后4小时内影响最大,24小时后消失。(三)抗癌药物:绝大多数抗癌药物对人体造血系统有抑制和毒害作用,可导致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数量的减少(少数药物可使血细胞异常升高),肝功能改变,有的使血脂值升高。其中甲氨蝶啶抑制骨髓,且损害肾功能;硫嘌呤损害肝功能,出现黄疸;阿糖胞苷使谷丙、谷草转氨酶异常升高。(四)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人体中血脂的正常含量,使葡萄糖耐量试验减低,并可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量的减少。盐皮质素易致水、钠潴留和低血钾症。肾上腺素减少钙、磷的吸收,且排出量增加,故血钙、血磷偏低,且明显升高血糖值,临床上亦常误作为糖尿病。(五)利尿药物:临床上常用的为双氢克尿噻、速尿、三氯噻嗪和利尿酸等。典型的临床反应为:低血钾、低血容量和低血氯,长期应用后可见高氮质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六)抗糖尿病药:胰岛素使用后会出现低血糖症,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其它抗糖尿病药(如D-860、氯磺丙脲等),可损害肝功能,使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出现黄疸,血细胞减少等。(七)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大仑丁)因抑制叶酸的吸收,常见巨细胞性贫血。因轻度抑制骨髓,故使血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报道。卡马西平可致粒细胞、血小板减少,长期应用损害肝功能。(八)使检验标本着色的药物:主要为药物使尿液染色,从而干扰比色测定和荧光分析的测定结果。如服利福平后尿呈橙红色;服维生素B2、黄连素和阿的平等使尿呈黄色;服苯琥珀后尿呈桔红色;服氨苯喋啶后使尿呈绿蓝色,并有蓝色荧光。许多药物对大便的色泽也产生影响。

    总之,药物对临床检验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药理学和酶学等方面,往往导致"实验室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合"这一矛盾现象。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清除"药物干扰检测"这一现象,医师、化验师和药师必须研究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后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判定检验结果时要综合考虑给药途径、药物的血药浓度水平、药物的半衰期、排泄途径和清除率等。许多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常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故检验取样应尽量避开血药高峰期。当然,疾病条件许可时,应提早几天停药,以完全排除药物对检测影响,但这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