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   |   网上报告查询   |   业务系统   |   物资系统  |  
新闻
首页 - [新闻消息]-[新闻资讯]-[新闻] 返回上页
分享到:
带动多学科发展的“近距离治疗”离我们很近
加入时间:2015/4/22 19:40:18 访问量:1149次  来源:核医学部  作者:张乐乐
参加《第七届全国放射性粒子规范化治疗肿瘤学习班》体会

    4月10日,第七届全国放射性粒子规范化治疗肿瘤学习班在北医大举行,大会主席、我国放射性粒子技术治疗专家、北医大三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王俊杰教授在会上疾呼:“作为肿瘤领域医生,我们的目标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暂时为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而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把患者治好,让他们活得更久,生活质量更高!”


    本次会议里,来自北大第一医院、北医三院、301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滕州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放疗、骨科、超声、泌尿外科、普外科、颌面外科、胸外、消化及核医学科的专家,为大家带来了放射性粒子在治疗脊柱肿瘤、腹膜后、腮腺、软组织肿瘤、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食管癌、前列腺癌、晚期胰腺癌、复发直肠癌等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微创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等精彩报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变革,保留器官的无创或微创治疗新时代已经到来,能够保留器官保护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近距离放疗新技术受到广大患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碘125粒子优势显著:内照射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两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甚至取代手术疗法的效果。对于某些手术后出现复发或局限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

    125碘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经微创(经皮穿刺)方式或手术将放射性125碘粒子植入肿瘤内,也可以植入到肿瘤转移的淋巴信道或淋巴结内。125碘粒子衰变中发射低剂量的伽玛射线,对肿瘤组织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照射,能够杀死不同时期裂变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周围乏氧细胞,因此,可以有效地治疗肿瘤,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目前我院临床工作中125碘粒子植入治疗在零星开展,但在放射性粒子治疗场所、保存、管理及防护方面,在粒子治疗的放射性剂量学计划方面及术后患者的放射性防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规范性,亟需在医务处的牵头下,对今后粒子植入治疗完善规范流程。

结合我院的临床实际状况,在核医学中心管理资质的平台上,建立与健全放射性粒子多学科联合的治疗技术平台,联合介入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外科与核医学科等相关临床专科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多学科协作,拓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以期望给适应症患者带来更小的创伤、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北医三院王俊杰主任说:“15年的工作只是个开始,但我们更看到光明前景!”从这位粒子治疗的前驱者身上,我看到的是睿智与谦卑,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做到吗?答案就在我们这些励志于粒子植入治疗的医务工作者身上,也在我们今后的艰苦奋斗中。一个带动医院多个学科发展的“近距离治疗”离我们真的很近,但实现梦想需要我们许多志同道合的同事们共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