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紫金山,福地原来别有天,正值今年我院迎来建院80周年之际,11月25日-11月27日,由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承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办,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协办的“2016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及“中国南京第十一届分子标志与核医学靶向诊断治疗学术大会”、“第二届钟山神经内分泌肿瘤靶向诊疗论坛”在南京紫金山庄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26日上午8点大会正式开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副院长、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任委员王书奎教授担任大会主持。在主席台就坐的嘉宾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会主席 陈志南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 沈洪兵教授,江苏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 唐金海教授,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ivelek 教授,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 张明荣 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罗荣城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杜明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党委马俊书记,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主任 王自正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马俊首先致欢迎词,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杜明华教授,江苏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唐金海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志南院士先后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肯定了我院及中心的发展成绩及在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大会主持为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王书奎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 马俊 书记致欢迎词
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校长致词
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杜明华主任委员致词
江苏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 唐金海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主席 陈志南院士致词
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主任王自正教授在主席台就坐
本次大会主题为“精准检测、精准医疗”。致力于推动国内外肿瘤分子诊断、分子影像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探讨分子医学研究与发展现状、加强肿瘤多学科的诊疗合作。大会邀请了包括陈志南院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A.Cahid Civelek教授在内的70于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学术报告,分别就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神经内分泌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多学科诊疗、放射性药物与分子探针、标记免疫分析质量管理等不同领域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动态,激起了300多名参会者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参会人员感到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通过整合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检验科和其他各类临床与基础实验室等多学科领域参与本次会议,为肿瘤诊疗的多学科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中国工程院 陈志南院士作“The medical future of cancer molecular”报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A.Cahid Civelek教授作“ PET-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prostate cancer”报告
日本国立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张明荣教授作“1.State-of-the art of molecular probe for the diagnosis of Dementia”报告
南京大学华子春教授作“肿瘤靶向性细菌抗肿瘤作用与肿瘤微环境关系及其机制初探”报告
斯坦福大学程震 教授作“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probes For GRPR targeted imaging cancer”报告
新加坡中央医院颜学先教授作“Consultant --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报告
除主会场外大会开设了“核医学分子标志和靶向治疗继续教育”、“开展精准检测助力精准医疗”两个分会场;以及“第二届钟山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暨联影分子影像及转化论坛”、“标记免疫分析质量管理研讨会”、“江苏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学术论坛”三个专题会场。各个领域的领军专家分别介绍了领域内的新进展,新突破,青年代表们与院士专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为与会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学术知识。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聘任Ali Cahid Civelek教授为南京医科大学客座教授仪式”、“核医学青年学者论文大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记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等活动。此次盛会的成功举办为肿瘤临床诊治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为肿瘤生物学、核医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